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济宁站长网 (https://www.0537zz.cn/)- 行业智能、边缘计算、专有云、AI硬件、5G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综合聚焦 > 网络游戏 > 网页游戏 > 正文

从兵蜂娘开始,以前的虚拟偶像竟是这个样子

发布时间:2019-11-09 10:08:54 所属栏目:网页游戏 来源:新浪游戏
导读:副标题#e# 这边初音未来的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,那边BML上海站VR场已然为粉丝们献上一道大餐。乐元素的《战斗吧歌姬

  《心跳回忆》上线后,不止游戏获得了玩家的认可,其中女主角藤崎诗织更是得到了玩家的喜爱,在玩家的呼吁下,偶像企划启动。1996年,由金月真美担任声优的偶像藤崎诗织出道,以游戏主角的身份开始发售CD。

从兵蜂娘开始,以前的虚拟偶像竟是这个样子

  在巨额资金的支撑下(1996年的宣传已经高达2亿日元),藤崎诗织在多个领域都获得了成功,引起各界的热议。

  从结果上来看,之前科乐美的winbee偶像计划是一次大胆的尝试,而藤崎诗织则验证了这种虚拟偶像的市场潜力。

  90年代末,随着动态捕捉技术、3DCG技术的进步,伊达杏子、寺井友纪等虚拟偶像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。

  接着,虚拟偶像迈入了新的世纪,这又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了。

  一个探讨:偶像的虚拟性

  谈完了新世纪之前的偶像,接下来谈谈偶像的另一个话题:偶像和虚拟偶像。

  我们所谓的偶像实际上是来源于台湾,再早来源于日本的偶像,日语中偶像采用的是英文单词idol(アイドル),就仅看英文单词(不探讨其拉丁语源)可以了解到,idol同时还具有神像等含义;即便单从汉字的字面理解,偶像,同样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。

  简单来说,偶像是一种对虚拟的崇拜。这里采用大塚英志在《“御宅族”的精神史》中的表达可能更为清晰,“实际上,将所有现象看做是对信息、符号体系加以批判的视角才是这个(虚拟偶像)概念出现的前提条件。”

  不过,在这个论点上,我倾向于将虚拟偶像替换为偶像。在1985年,一本名叫《周刊本28毕业——面对KYON》的偶像论专著中提到这么一段话“高杉(敬二)本人似乎说过这样的话:他曾经想到要将一个女孩塑造成与迪士尼乐园形象相符合的女孩,就在这时松本伊代出现了……我反反复复看过多次《银翼杀手》的录像,少女队有必要成为复制人…。。”

  也就是说,高杉敬二发掘了松本伊代和少女队,并不是基于二者本身的某种属性,而是在于其满足了“迪士尼乐园形象”,可以满足具有某种要素的“复制人”等特征而采用。这种特征便是加之于真实偶像身上的信息,它们或来源于那个时代男性眼中女性应该表现出来的形象,或来源于某种很难描述的符号。

  总之,偶像要做的,就是让自己去扮演这种本来不存在的虚拟的东西。

  因而从两个视角,不论是传统语境中的偶像,还是一种来自日本职业偶像来看,偶像本身即带有虚拟这一先天属性。

  正因为这种虚拟的先天属性,偶像本身就非常适合虚拟,也就是说,虚拟偶像,其实是偶像发展的一条必不可少的路。

  那么,这就引申出来了另一个话题,新世纪的虚拟偶像,处于一种什么状态,它又将迈向何方?下期,我们将就迈入21世纪的虚拟偶像进行一些梳理,来看看的今天,和未来。

  来源:游戏龙虎报

(编辑:济宁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推荐文章
    热点阅读